客服电话:
400-888-0826

好货运客服微信

台州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原文)

TIME:2022-06-10 10:40:04 HOT:0来源:台州黄岩区人民政府
栏目分类 好货运广告 猜你喜欢

台州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经过多轮五年规划的建设,黄岩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至202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28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公里,占1.64%,一级公路93.5公里,占7.28%,二级公路63.9公里,占4.98%,三级公路23.7公里,四级公路648.9公里,准四级公路433.2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占86.10%,公路网密度达到129.98公里/百平方公里,低于全市公路网密度132.88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运营里程9.6公里,在建里程9.6公里,境内设有台州火车站;港口年吞吐量203万吨;客运枢纽1个,货运枢纽1个;美丽公路建设356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新进展(村村通硬化路率100%,村村通客车率100%,乡镇规范化管理站达标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农村物流服务点乡镇街道覆盖率100%,乡乡建有党建路完成率100%)。


“十三五”时期全区共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03.4亿元,完成本轮五年计划目标(100亿元)的103.4%,达到“十二五”投资(33.14亿元)的3.12倍,再创历史新高。


1.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铁路及轨道建设持续推进。至2020年,黄岩区境内有甬台温铁路、金台铁路(未投运)2条铁路。“十三五”黄岩区铁路建设计划投资6.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6亿元,金台铁路即将建成,市域铁路S2线项目前期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公路网骨架基本成形。至2020年底,我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284.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9.9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37公里,省道29公里,县道367.4公里,乡道156.2公里,村道684.4公里,专用公路10.2公里。“十三五”期间,我区建成了台金高速东延市区连接线、104国道黄岩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公路工程、104国道长塘交叉口整治工程、S325(82省道)延伸线北洋至宁溪段公路工程、甬台温高速公路连接线院桥至路桥公路改建工程、宁大公路宁溪镇区段改造工程、院桥至沙埠公路改造工程院桥段等项目。截至2020年底,我区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布局,整个“十三五”期间新增一级公路40公里,全区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全区一级公路比例达到8.93%。美丽公路,重点围绕环长潭水库生态公路圈打造“交通风景道”,路容路貌路况显著提升,保持美丽公路“长美长新”,让每条路都有品位有故事,2018年,我区获评浙江省首批“万里美丽经济走廊达标县”,2019年,S325省道库区路段获评“省级精品示范道路”,截至2020年年底共完成建设里程356公里,完成投资3.09亿元。公路养护,国省道大中修完成投资约4800万元,农村公路大中修完成投资约1.2亿元,全区桥隧进行日常管养完成投资约1800万,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投资约 2200万元。我区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落实“路长制”,“党建路”创建走在全市前列,目前19个乡镇街道302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率100%,村村通客车率100%,乡镇规范化管理站达标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农村物流服务点乡镇街道覆盖率100%,乡乡建有党建路完成率100%。创建了宁溪镇、沙埠镇、屿头乡、上垟乡、平田乡等一批台州市级“四好公路示范乡镇”。


水运建设稳中有进。“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公用码头2000吨级升级改造工程、时进工贸有限公司1000吨级液体化学品码头改扩建工程、芦村公用码头防汛堤加固工程。目前,黄岩港区拥有生产性泊位5个,其中,1000吨级以上泊位3个。分别是:芦村公用码头2000吨级(兼靠3000吨)泊位1个,芦村天利码头500吨级泊位1个,标力砼搅拌站码头2000吨级泊位1个,黄岩宏源码头1000吨级(兼靠2000吨)泊位1个以及黄岩联化码头1000吨级泊位1个。2020年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203万吨。


管道运输实现“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建成甬台温成品油管道37公里和甬台温天然气管道37公里,实现了黄岩区管道运输“零”的突破,转变了依靠水路、陆路运输的传统模式,成品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更加稳定、环保。


场站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已完成台州市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完成澄江公交首末站建设,修建普通公路服务站9个,建设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3个,设置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00个,新改建港湾式停靠站97个、公交站点(或候车厅)56个,新增公交线路2条、优化部分小区公交路线,新增公交专用道2公里。


2.运输服务供给不断提升


客运服务


“十三五”以来,黄岩区已形成铁路承担长途运输,公路、铁路承担中短途运输,公交、私家车承担城区交通的客运结构。客运方面,2009年甬台温铁路通车后,铁路客运量逐年上升。


铁路出行:通过甬台温铁路与国家铁路网相连,台州可直达国内东部及部分中部11省,包括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陕西、湖北,江西、河南和安徽,基本覆盖我国中东部重要城市;可直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通过铁路换乘可到达除台湾以外的国内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出行时长上,3小时可达除舟山以外的省内城市,5小时可达除南通、盐城以外的16座长三角城市。


公路出行:黄岩区高速公路出行较为方便,能利用国家高速公路的贯通性前往国内各城市。省内高速公路出行便利,可达性较强,5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基本覆盖全省各地市。已建成高速公路出入口2个,中心城区实现了30分钟上高速公路。全区的11个乡镇(街道除外)中,已通达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的7个,通达率63.6%。黄岩区已实现“村村通客车”,公交出行:黄岩客运中心正式运营,市区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完成改造。全面推进客运“村村通”,购置了31辆“微公交”客车,开通了34条线路,惠及12个乡镇(街道),完成全区建制村通客车。黄岩区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常规公交、出租汽车、市区班线等多种方式。其中,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约为3.3万人次。市区运营公交车辆415辆,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率6.26标台/万人,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已开通公交线路52条,公交线网密度0.92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服务于对外交通枢纽公交线路7条,中心城区乘坐公共交通1小时可到达机场、高铁站及相近汽车客运站。


货物运输


黄岩区货运方式仍是以公路和水路运输为主,铁路货运由于甬台温铁路客运需求量大及金台铁路未投运的原因货运量极少。各种运输方式单打独斗的格局未能根本上改变,多式联运处于构建起步期。


多式联运。金台铁路的建成,打通了西向铁路运输通道,为公铁水多式联运奠定基础。2018年,台州湾区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被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成为促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实施载体。随着金台铁路的建成,黄岩区将通过公路与其沿线的货运站相接,逐步推进公铁水式联运。2020年,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01.6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运输52.47亿吨公里,水路运输49.16亿吨公里;全年黄岩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203万吨。


货运供给方面,公路和水运处于双足鼎立的发展现状,但公路货运处于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水路货运逐渐下降。


3.智慧交通发展取得突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的期望从“通”向“快、顺、美”升级,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应运而生。近年来,将智慧与绿色融入交通发展理念,黄岩区推进了“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国道“三提”等一系列交通品质提升工程,并推进智慧交通项目,以人为本,大大优化了出行体验。


4.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不断进步


黄岩区目前安全责任体系较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安全执法力度较大、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应急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公路部门在综合管理方面成绩突出,2016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为G20杭州峰会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一是撤销省界收费站,大力推广ETC。ETC用户占汽车保有量80%以上,已开拓多个ETC场景应用,并不断建设ETC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综合治超,长效管理。通过完善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开展区域部门联动治超、开展专项打击活动、完善高速入口称重设备等手段实现综合治超,形成长效管理;三是不断夯实公路桥梁安全基础。黄岩区国省道桥梁一、二类比例稳定保持100%;四是提升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从执法评议和各项自查评查、组织参加业务培训、规范巡查台账、开展“三基三化”建设、权力事项梳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督查检查、聘请法律顾问、规范执法流程和文书制作等方面,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完善执法过程;五是整治路域环境。通过开展“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系列行动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同时因地制宜,推进桥下可利用空间管理工作。六是深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雷霆整治”行动整治。建立“双网格长”责任机制,行业主管部门班子成员承担第一监管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承担第一主体责任,“双网格长”分工协作、责任共担,推动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启动在江口街道芦村区块危化品运输车辆公用停车场建设,规划面积约80亩,容纳约250辆车停放,计划2021年底前投入使用。


(二)存在问题


黄岩区交通经过“十三五”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路网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主骨架公路网,但主骨架公路基本分布在长潭水库以东,以西区域仅有一条高等级公路,呈现东密西疏的现象。四纵四横的主骨架公路网系统中,纵向连贯性好,横向连贯性较差,无法全面实现四纵四横相贯通,及需补充完善。近年来,黄岩城区规模与范围不断面扩大,物流园区与各产业区块分布欠匹配,城市交通体系相对滞后,特别是快速路体系的建设,需加快完善。目前黄岩区综合交通建设总体上仍然处于夯实基础阶段,距离高层次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1.高能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铁路方面,目前台州通车铁路总里程仅94公里,仅占全省(3211公里)约3%。甬台温铁路供给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出行需求,经常一票难求。轨道方面,仍处于起步状态,全区无建成的轨道。公路方面,黄岩区一级公路以上占比仅8.93%,密度较低,且存在东密西疏、纵多横少等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市区连接线通车后,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公里,也只位列全市第8,处于中下游水平。


2.路网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


从“十三五”末路网结构来看,全区交通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截至“十三五”期末,仅可形成“十三五”规划中“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中“四纵四横”的局部段,其中的老104国道、82省道穿城而过,街道化十分严重,承担干线公路的能力有限。“十三五”规划中东西向的十里铺至平田公路及黄岩南城至乐清福溪公路北洋至终点段现状均为低等级县乡道,无法满足作为干线公路的需求。


(1)对外通道不足


目前,南北向交通主干线为甬台温高速、老104国道及将要建成的新104国道,其中老104国道街道化较严重,承担过境交通的能力很有限,无法满足南北向交通流的需求。东西向交通主干线为82省道、82省道复线、104国道黄长放射线、院路路等,但往西方向的只有82省道,且也只延伸至宁溪镇,西行对外通道严重不足。


(2)高速公路进出口不足


黄岩高速公路进出口仅台州互通与院桥互通,两个互通间距约14公里,距离相对较大,高速公路与内环快速路之间缺少连接。


(3)城乡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


黄岩区境内地势复杂,受地形的制约,高等级分路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山区公路等级普遍较低,部分乡镇间缺乏便捷连通的高等级公路,西部地区农村公路比重大,等级低,服务设施尚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弱,管养压力大。


3.黄岩主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尚未形成,支撑市区融合发展的快速通道不足。


目前黄岩主城区干线路网主要有:老104国道、104国道黄长放射线、北院线、院路路等,但都未完成快速路建设,还未与台州市内环线形成高效的快速路网,导致黄岩城区内部交通压力大。过境交通无快速绕行线路,内环线禁止大货车通行,货运缺少快速路网联系,不利于货物的集散。


4.客货运输服务能效不高。


货运方面,黄岩区经济外向度高,大多数企业“两头在外”,物流成本偏高,制约着制造业发展;公路运输依然占据较大比例,大容量、长运距的水路和铁路运输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公铁水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滞后,黄岩港区、台州南铁路站的货运潜能还没有激发出来。客运方面,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各种运输场站尚未有效融合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能够有效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缺少大中运量骨干网,台州西站重大交通枢纽旅客“快进快出”的集疏运体系尚未形成。


5.土地对交通项目建设的制约愈发凸显


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前期工作难以推进,导致我区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处于停滞状态。2018年7月底,自然资源部发文放开铁路、机场、高速、国道等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但大量的省道、县道项目仍无法通过审批,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下行压力大。


6.项目融资困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受国家PPP项目有关规定及省级部门相关项目建设资金规定影响,我区公路项目均属于公益性项目,无收费来源,导致交通工程融资困难。项目无法通过财审而难以立项,前期工作难以推进,对今后几年交通建设的推进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综合交通发展的趋势及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期。


(一)形势分析


1.面临的机遇


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制度长期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构建。201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和世界前列”的总目标。2021年以来,国家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升级,台州即将迈入全面接轨大上海的新时代。2019年5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27个中心区,台州是其中之一。作为长三角南翼重要节点城市,要求台州市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强化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


从全省新发展契机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目标定位,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找准定位,切实承担起交通现代化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


从台州新发展格局看:台州市级层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里的“四大”建设,提出要加快打造300万以上人口规模、高端资源循环集聚、港产城湾一体发展的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要实施“四通八达”工程,放大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兼备优势,发展多式联运、通江达海、四方延展的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接轨义甬舟、义新欧开放通道,提升“大进大出”能力,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物流枢纽。


从黄岩区发展新征程看:黄岩区委区政府立足于大手笔、大视野谋划黄岩城市空间布局,建设“一心两轴三片区”,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开启“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新征程,指引黄岩未来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大美宜居新城区。同时,市区融合发展、三区协调发展和市域综合发展统筹推进,人民群众对不同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更加优质的道路出行条件以及快速准点的公共交通等各方面需求日益强烈。


综合判断,“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台州市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物流枢纽,为黄岩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黄岩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将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先行的理念,按照建设交通强区的目标,抓住交通建设“窗口期”,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谋划全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紧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契机,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为着力点,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积极配合台州市提出的“强化通道、完善枢纽、加强衔接、提升服务、优化管理的发展思路”,构建畅达、高效、集约、绿色、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将台州打造为“长三角城市南翼综合交通枢纽”,为建设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国际智造名城、海上丝路港城、山海宜居美城提供支持和保障。


围绕台州打造“长三角城市南翼综合交通枢纽”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构建黄岩区对外便捷的交通通道,做好与台州市空港、海港、铁路枢纽的衔接,高标准建设干线路网,缩短市域内沟通的时空距离,促进市域融合,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城乡一体化,支撑农业、农村、旅游发展。


“十四五”期间,黄岩区主要交通方式发展趋势判断如下:


公路网络布局加快完善期;


市域轨道交通起步期;


交通运输枢纽完备期;


天然气管道网加速推广期。


(二)发展要求


1.配合台州综合交通运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要求黄岩构建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台州以“五大战略”为方向构建便捷通畅的对外“三大交通走廊”。以台州市区为核心,按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和北融宁波、南联温州、西承金义、东接海上丝路等发展方向,实施北伸、南延、东拓、西进、联航五大战略,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国省道为补充的高速化、大容量的南北、东西和西北“三大交通走廊”。


以此为契机,加快构建黄岩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衢丽台高铁的线位研究,做好通道预留,打造黄岩区与金华及以西地区的客运高铁通道,与在建的普速金台铁路形成功能互补,共同加强我区东西向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完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及杭绍台高速二期等工程,助力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与运行效率。加快推进余姚至温岭公路、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改建工程及82省道复线黄岩北城至头陀段等工程,积极融入台州市构建“一绕三纵三横”市区快速公路网。物流方面,“十四五”期间,黄岩将重建设黄岩澄江物流园区、黄岩港区仓储物流园区、院桥物流中心(台州传化洲鍠公路港),同时对现状物流枢纽进行改扩建,进行服务和功能提升,完善货运运输体系。新建新前街道模具小镇公交站场、台州第一人民医院公交站场,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2,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2.加快“三区融合”建设,要求黄岩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根据《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7年修订)的总体规划,台州将规划形成“一核、两副、四极、三带、三片、网格化“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规划构建”一心、一核、六脉、四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整体将呈现东进西扩、南联北跨、中心内聚的发展态势。


要求黄岩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提升国省道公路的通行能力,构建与市区高度融合的快速路网,加快内河航道和黄岩港区建设,加强与核心港区-头门港的互通互联,加快推进市域铁路建设,依托台州市黄岩综合客运枢纽站,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推进汇集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3.开起“永宁江时代”新篇章,打造大美宜居新城区,要求黄岩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体系。


黄岩区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其核心要义是开启“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新征程,其规划总的思路是建设“一心两轴三片区”。城镇空间体系、产业空间布局的构建,尤其是“两轴三片区”的建设,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骨架公路及市域铁路建设,便捷对外交通出行以及组团城镇间的交通出行,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的交通供给能力,实现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顺畅衔接,进一步加大农村交通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现有农村公路等级,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水平;进一步加快乡镇客货运场站建设,优化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提高服务均等化水平。


4.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发展的理念。


黄岩山水秀美,城区永宁江、南官河、西江河、东官河“一江三河”穿城而过,西部山区林水资源丰富,是台州市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黄岩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我们不仅要展示“千年永宁”的现代气派,又要延续“千年永宁”的历史文脉,更要提供“千年永宁”的安定感、幸福感、获得感。打造大美宜居新城区,需充分发挥黄岩生态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这要求黄岩交通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发展之路,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提升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需求预测


《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黄岩区“十四五”时期将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打造“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黄岩特质的标志性成果,在全省“重要窗口”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相关预测,全区综合交通发展需求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交通发展与全区经济效益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争取分别达到770亿元、11万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突破270亿元。


2.交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


交通运输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是黄岩区新型城镇化、城市化及产业集聚等的硬指标和软环境。同时,人口规模的集聚效应及品质化、差异化的交通需求深刻影响黄岩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十四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由70.7%升至75%左右。根据《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黄岩区将以江北商务区、高铁新区、新前城市新区、委羽山新区为重点区块,增强商贸设施供给、打造消费时尚地标、培育城市智慧商圈。推进“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实施推动“东融西扩、中心内聚”策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目前,已实现县道通达所有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城区及中心镇通高等级公路,交通运输已经成为驱动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


3.交通发展与重大战略要求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黄岩区交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综合考虑黄岩区“十四五”客货运输量、客货运输周转量预测结果如下:


“十四五”时期是黄岩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预计到规划年,黄岩区客货运输需求将逐年攀升。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整体水平提高,以及运输结构调整等方面政策的发力,未来将以低碳理念全面引导交通运输体系的转型升级,运输需求向单位能耗较低的铁路、水运、轨道倾斜。


公路方面,客运量逐年降低,货运量稳步上涨。公路客运将继续转换为铁路、轨道和社会车辆出行。2025年公路客货运量分别为130万人和5000万吨。


水运方面,客货运量稳步提升。随着黄岩港以及内河航运的服务能力提升,水运的客货运量将逐年稳步增高。2025年水运货运量为560万吨。


铁路方面,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是黄岩区对外交通的短板,近期金台铁路将开通运营,将促使黄岩区的铁路业蓬勃发展。受杭绍台高铁台州站建成影响,去往杭州方向的旅客将被大幅分流。2025年铁路客运量为450万人。


轨道方面,轨道网络正处于建设起步阶段,随着市域铁路的逐步建成通车,客运量大幅提升,将不断优化城市的交通结构,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


三、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高质量谱写“永宁江时代”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战略引领,服务大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及“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浙江省3个“1小时交通圈”和2个“123快货物流圈”的建设目标,发挥交通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方位走在前列。


有序推进,适度超前。合理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成网贯通,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配置,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先行引导作用。


人民满意,普惠共享。坚持以人民的体验为导向,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培育交通文明,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高效融合,协调发展。统筹铁路、轨道、公路、港航、管道、邮政、枢纽等综合交通布局,形成高效客货运输网络,优化各区块资源配置,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支撑黄岩区经济发展。


节约环保,绿色安全。合理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运输装备、运输组织,推进交通科技应用。建设生态友好、清洁低碳、出行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公路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推进交通数字化建设,打造美丽经济走廊。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随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浙江交通将以加快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实施“内畅外联”攻坚行动,全面改善山区、革命老区等交通设施条件为任务,牢牢把握“先行官”主体定位,当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开路先锋”,打开共同富裕交通版图。“十四五”时期,黄岩区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浙江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省交通的宏伟蓝图,黄岩交通将继续着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城区基本实现15分钟内上下快速路,区域范围内30分钟,台州区域内1小时、省城及周边主要城市2小时的交通圈。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一心两轴三片区”相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35年,基本完成“五纵五横一环”干线公路网、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基本建成交通强区。


2.具体目标


铁路。以“实施开放通道建设工程”为契机,建成并运营台金铁路,积极连入义甬舟运输轴。


轨道及BRT。轨道:根据全省“轨道上的浙江”的发展重点,推进轨道建设,开工建设S2线(力争建成),串联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远期轨道成网奠定基础。BRT:为了加强台州站、台州西站、机场等对外枢纽节点的公交服务,服务三区间的快速出行,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黄岩区将积极配合台州市BRT规划建设,为台州市整体构成“一主三环九联”的BRT通道网络形式提供支持。


公路。以“实施大湾区通道建设工程”为契机,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完善、优化公路网络,努力构建“五纵五横一环”的干线公路网,打造黄岩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市域快速通道建设,提升干线公路等级。继续完善“八字成环,四纵四横六线”美丽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等级提升。


水运。以实施“四港”融合建设为契机,加快黄岩港区开发建设,努力实现通江达海、水陆联运、无缝对接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构筑“一港、一江”水运格局(黄岩港区、永宁江)。


城市快速路。以“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椒江、黄岩、路桥三区融合进程,努力构建“三纵三横”的主骨架城市快速路体系,实现黄岩中东部地区快速路网服务的全覆盖,基本实现城区15分钟内上下快速路的通行目标。


公路货运枢纽。货运枢纽规划将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骨干的多层次物流节点分布格局,引领多式联运发展。紧密结合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行业界限,依托港口、铁路、公路等资源优势。以“四大建设”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黄岩澄江物流园区、院桥物流中心(传化洲锽公路港)、黄岩港区仓储物流园区、药山物流中心、黄岩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中心建设,谋划新前物流园区建设。


公共客运发展水平。公共交通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基本形成政策统一、运作高效、利益协调、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建设,优化公交线路,深入推进城市治堵。


交通支持保障能力。以科技创新作为建设智慧交通、生态交通的抓手,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安全监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基本覆盖高速公路和主要国省干线公路。绿色低碳交通发展取得新突破。


四、发展重点及任务


“十四五”期间,黄岩区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约207亿元。其中铁路0.1亿元,轨道及BRT快速公交80亿,公路120.5亿元,水运0.5亿元,枢纽场站5.4亿元,交通数字化改革0.5亿元。


(一)综合运输通道建设


在充分整合黄岩区既有通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黄岩区产业、城镇体系布局,规划黄岩区形成“两纵两横”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力争实现黄岩区连接省内、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主要城市的快速到达,实现对外交通立体成网。具体参见下图表。


(二)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


1.铁路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2021-2050年),远期将形“四纵三横”的铁路网络,黄岩境内有已建甬台温铁路、在建金台铁路,及规划衢丽台铁路。


甬台温铁路:已建成通车的甬台温铁路是以客运为主、客货兼顾的国家一级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四纵之一的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台铁路:金台铁路正线及支线全长约181.8km,横跨金华、丽水、台州三市,是台州地区对外重要的运输通道及台州港集疏运通道之一,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


衢丽台铁路:规划衢丽台铁路自仙居进入台州域内,与杭温铁路共用仙居西站,出站后上跨金台铁路、灵江,利用杭绍台高铁预留沿海客专过江通道桥,接入台州站。该铁路将新建黄岩站,届时黄岩区可直接获得西向铁路通道。


2.轨道及BRT


构建轻轨、BRT通勤主骨架,强化各层次交通内在联系。


轨道:根据全省“轨道上的浙江”的发展重点,推进轨道建设,黄岩区将开工建设S2线(力争建成),串联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远期轨道成网奠定基础。


BRT:为了加强台州站、台州西站、机场等对外枢纽节点的公交服务,服务三区间的快速出行,提升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十四五”期将建设BRT通道总里程为120.1公里,整体构成“一主三环九联”的BRT通道网络形式。


3.公路


(1)干线公路


公路网是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的基础,在整个网络系统中不仅承载骨架作用,而且还发挥着运输方式间、区域间和枢纽集疏运交通联系和组织的纽带作用。根据《浙江省普通国省道调整方案》(2019)、《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等相关规划,结合现状公路基础路网情况,构建快捷集散的干线网络、构筑便捷可达的普通公路网络,将构建“五纵五横一环”的干线公路网的总体局。


五纵


余姚至温岭公路(规划204省道)黄岩段: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段,是黄岩对外出行的主要公路,也是江口街道对外出行的主要公路,主线里程约6.5公里,院桥支线约10.5公里,一级公路(在建)。


G104国道黄岩段:现状G104国道黄岩段,是黄岩对外出行的主要公路,也是黄岩联系临海、路桥的主要公路,里程约16公里,一级公路。


G15沈海高速(甬台温高速公路):现状高速公路,是黄岩对外交通出行的主要通道,里程约21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拟改扩建为双向8车道。


G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G104改建段,是黄岩对外交通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连接头陀镇、北洋镇、沙埠镇、院桥镇的快速通道,主线里程约30.5公里,十里铺支线7.8公里,澄江支线5.7公里,一级公路。


杭绍台高速公路二期:规划杭绍台高速南延段,是黄岩对外出行的主要公路,起点接杭绍台高速一期终点,经临海、黄岩、乐清、温岭、玉环,终点接规划瓯玉高速。黄岩段规划里程约20公里。


五横


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省道)黄岩段:是黄岩北部乡镇对外出行的主要公路,是集疏黄岩港区、连接头门港区的疏港公路,沿线连接黄岩城区、新前街道、头陀镇、北洋镇、屿头乡、宁溪镇、上郑乡,里程约61公里,椒江至宁溪段一级公路,宁溪至仙居界二级公路。


82省道:现状82省道,是连接黄岩城区至椒江的快速通道,里程约25.4公里。


九澄大道(104国道黄长放射线):起点接内环线6号立交,终于北洋镇境内,长约15公里。


院路路黄岩段:起点甬台温高速院桥互通,东西走向,经院桥后,进入路桥区境内,黄岩段里程约7公里,一级公路。


路桥至永嘉公路黄岩段:起点接路桥至永嘉公路路桥及温岭段,终点位于富山乡,与温州市永嘉段相接,里程约60公里。


一环


由北院大道、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省道)黄岩北城至头陀公路规划S204省道至北院大道段、余姚至温岭公路规划S321省道至内环线段、内环线及九澄大道快速路内环线至北院大道段组成。


“十四五”期间计划主要续建及开工公路共10个,如下:


高速: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改扩建项目。


省道:续建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北城至温岭泽国段工程及其院桥支线、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工程。开工建设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北城至头陀段工程。


县道:续建院桥至沙埠公路改造工程沙埠段。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桥下地面道路工程、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民建至澄江段改造工程(九澄大道快速路)、临划线头陀至澄江东岙段改建工程、沙川路与104国道连接线工程、十路线改建工程等项目。


“十四五”期间,储备项目13个,分别为:杭绍台高速公路二期、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宁溪至仙居朱溪段工程、路桥至永嘉公路温岭泽国至黄岩院桥段工程、路桥至永嘉公路黄岩院桥至茅畲段工程、路桥至永嘉公路黄岩茅畲至上垟段工程、北院大道快速路工程、104国道东复线快速路工程、潮济至长潭公路、十院路改建工程、104国道黄岩北洋至长潭连接线工程、104国道黄岩茅畲至乐清段改建工程、宁大公路上郑段改建工程及院岙线前村岭隧道至104国道段改造工程。


(2)农村公路及美丽公路


以“大美台州,四好引路”为主题,融入具有黄岩特色的“中华橘源”文化内涵,结合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美丽公路)建设,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理养护,高效率运营”为宗旨,打造“畅通、安全、舒服、美丽、优质”的公路运行环境。


农村公路:“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提升低等级公路技术标准,实现危病桥隧处置率100%,公路管养率100%,农村公路优良中路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逐步全面实现信息化、智慧化、科学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进入新台阶,完善的公路路网和客货运物流体系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美丽公路:“十四五”期间,黄岩区继续重点建设“八字成环、四纵四横六线”美丽公路,以打造环湖寻根之旅、古村探幽之径、道宗溯源之路、橘果飘香之廊为主题,不断建设特色示范性美丽公路,同时“十四五”新建的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北城至头陀段工程、九澄大道快速工程、临划线头陀至澄江东岙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结合美丽公路的理念实施。


(3)节点改造


国道与国道交叉,采用枢纽型全互通。


国省道与省道、国省道与其他一级公路或国省道与城市主干道交叉,采用全互通(或简易菱形互通)形式,有国道的情况优先国道上跨。


对国省道与其他二三级公路(或城市次干道)交叉,适度归并,在主线行车道外侧设置加减速车道,近期保证国道单线交叉平均间距符合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要求,远期对有条件的交叉口实施互通式立交改造。


对国省道与四级公路、等外公路(或城市支路)交叉及现状中分带非交叉开口,采用归并、封闭措施,近期在部分人流较大处,设置人行横道和道口柱,远期对所有路段人行横道实施立体化改造,改为天桥或地道。


部分有条件路段采用被交道路下穿国省道方式,不在地面设置人行横道。


“十四五”期间,谋划对国省道一级公路等重要节点平面交叉实施改造。


(4)公路服务站


黄岩区目前公路管理站房主要分布老104国道沿线2处、头陀镇镇区附近2处以及宁溪镇镇区1处,很难满足四好农村公路及公路应急抢险需求。


“十四五”期间将新建上郑、上垟、富山及屿头等公路服务站,为四好农村路提供好的服务,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公路的应急保障能力。


4.水路


加快黄岩港区和永宁江旅游航道开发建设。


黄岩港区位于黄岩区东北部的椒江南岸,是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服务港区后方工业和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的装卸、贮运为主。


永宁江:永宁江发源于黄岩西部大寺尖(大寺基板寮),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干流全长77公里,流域面积889.80平方公里。上游大横溪、黄岩溪、永宁溪至长潭水库长约34公里,水库以下经潮济至三江口称永宁江(又称澄江)长43公里,于三江口与灵江汇合合称椒江,入东海。永宁江航道起于永宁江船闸,终于黄岩潮济,全长43公里,为六级航道。


“十四五”期间,黄岩港区规划扩建浙江亚东物流有限公司(黄岩宏源)码头(3000吨级)及芦村公用码头工程(2000吨级)。


5.城市快速路


快速路网规划布局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常规路网-快速路网-常规路网”的出行模式说明,快速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与整合是提升快速路系统功能及整个城市路网通行效率的重要保障。根据《台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0-2035》规划成果以及《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2021-2050年),结合黄岩实际情况,“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三纵三横”的主骨架城市快速路体系,顺畅衔接台州市快速路网结构。快速路网与城市主干道路的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骨架,等级系统匹配和结构合理的道路网体系。


三纵:


由余姚至温岭公路(规划S204省道)黄岩段、原104国道东复线快速路、北院大道快速路组成。


三横:


由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省道)黄岩北城至头陀段公路、104国道民建至北洋连接线民建至澄江段改造工程(九澄大道快速路)、院路路组成。


6.现代物流园区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及黄岩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合理规模与布局、交通衔接顺畅、服务功能多样化的货运枢纽。


“十四五”期间将新建黄岩澄江物流园区、黄岩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中心,改扩建院桥物流中心(传化洲锽公路港)、黄岩港区仓储物流园区、药山物流中心,规划预留新前物流中心。


7.公共交通


依托台州市域轨道S1与S2构筑的“十”字型公共交通为骨干网络,以中小型公交为公交支线实现区域内客流集散,形成以“十”字型市域轨道交通为主多条中小形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线网络构,逐步构建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多网融合、充分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十四五”期间将新建富山、高桥运输服务站、新前街道模具小镇公交场站及台州第一人民医院公交场站。


8.通用航空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2021-2050年),在黄岩区设置通用机场(A3类及以上,表面直升机机场),主要用于保障应急救援、农业作业、公务飞行等通用服务。


9.管道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2021-2050年),未来台州市将形成“五纵三横”的油气管道网络,涉及黄岩有甬台温线、甬台温成品油管道线、绍台温干线。十四五期间未安排实施计划。


(三)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构建


运输服务是交通直接面向民众的窗口,是基础设施和民众之间的润滑剂。在现有基础设施的条件下,优化运输服务可以使交通更顺畅、更灵活。


1.打造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以市域轨道和BRT等中运量系统共同构成公共交通骨干系统,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共享个体车辆为补充,形成全市畅行交通体系。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坚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加强社会沟通,推动城市交通治理取得更大成效,实现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开通灵活多样的公交线路,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公交出行服务。针对客流出行特征,建立高峰公交线路、快线车。


开展交通公共场所服务品质大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提升汽车客运站场、城乡公交站点等领域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打造安全有序的站区新环境,加速旅客检票进站,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并结合公交系统功能层级规划,建立一套指示清晰、标志明确、特色鲜明的公交标志系统,采用先进智能的公共交通技术,提升公交形象。同时,加强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辅助公交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紧密衔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


2.建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交通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浙江省交通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推动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为交通运输提高品质、效率、效益提供新动能。加强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以公众出行及货物流通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完善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多种载体和形式,提供准确及时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公众出行和货物流通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加强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提高基层道路管理部门交通大数据运用意识,提升数据采集、应用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宽数据来源渠道。深化交通大数据在行业监督、公众出行、城市治堵、应急救援、道路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5G+交通两大战略,推动交通运输与5G的融合发展,促使新基建与智慧交通建设紧密结合。


3.完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提升设施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维护行业运行安全。推进网联化的应急装备部署,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应急装备管理办法,推动应急装备信息的互联共享。


健全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推进安全综合治理,整体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强化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优化应急基地布局和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公路路网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4.创建低碳行动绿色出行


绿色交通的建设应以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基础,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发展集约高效的客货运运输组织、建设信息化高科技的智慧交通体系、提升绿色低碳交通管理能力为支撑,形成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交通体系。


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设计、施工、营运、养护、管理等全过程、全领域。集约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新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应用;推动科学养护,提高设施耐久性。


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发展集约高效运输组织。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货源组织和运力调配,发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用,降低车船空驶率。打造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现代城市客运系统,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体系,提高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出行比重。


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促进公路货运节能减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降低交通沿线噪声、振动,妥善处理好大型机场噪声影响。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严格实施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新建项目推进生态选线选址,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避让耕地、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建设绿色交通廊道。


5.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十四五”期间,加大交通法规宣传,针对不同单位、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督促、指导各单位、街道、社区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文明交通意识。按照交通运输部建设法治政府部门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加强部门协同,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做好交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交通规划落地实施。


五、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应急能力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涉及多种类型的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占用、生态影响、污染排放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四个方面。通过吸纳相关专项规划环评的工作成果结论,将有关环评结论作为后续规划实施的依据。


1.充分落实集约利用资源政策


以资源集约化、精细化开发为主旨,合理确定项目线位走廊和场站选址,避绕生态敏感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景观修复,积极恢复和改善交通建设中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环保交通设施,减少环境空气污染;通过采用先进的筑路材料、设置绿化隔音带和隔声屏障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2.完善环境监控体系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强化行业监管,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后期管理力度,强化验收环节的管理,做好规划项目施工、运行阶段的环境监管。


(二)安全应急规划


加强交通安全法规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指导交通运输企业完善内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预案体系建设


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实力,防范和减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研判,总结安全生产规律,针对典型事故和重大险情超前预警。梳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应急工作职责和需求,及时修订不实用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备制,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2.建立安全应急培训体系


建设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督促交通运输企业制定并实施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岗位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相关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应资格。


3.建设安全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


认真做好各类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普查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交通系统应急物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统筹规划、调拨和配送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及储备基地。


4.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以政府组建模式为主,加快建立应急管理平台,形成上下贯通、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为支撑、案例畅通、统一指挥、辅助决策的全区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管理平台。


六、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间,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浙江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台州市建立交通强市的决策部署,顺利推进交通强区建设,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保证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协调城际、城乡、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与上级规划的协调衔接,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落实,并强化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环保、水利等部门的协调。加强交通规划管理,积极调动各方主观能动性,实现规划工作重心由规划编制向规划实施、规划管理转变,以充分发挥交通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为“十四五”综合交通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强化要素保障


抓住浙江省用地改革试点的机会,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及时审查审批,支持实施分段报批和先行用地报批,政府债券安排给予支持。创新交通投融资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继续发掘民间资本优厚的优势,推进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保障,积极引进与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快培养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深入推进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深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与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加强通道资源管控,统筹地下空间利用。强化交通部门对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整体统筹,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整合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协调、调度综合交通运输运营,建立高效通行“一张网”。


(四)加强规划执行


对确定的规划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明确工作重点,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确保规划执行良好可控。建立规划实施事中事后监控、动态评估调整、“规划–计划–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常态化监督考核。


台州黄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7日

好货运客服微信

本文网址:http://www.hhbwlhy.com/a/590.html 编辑:好货运,转载请注明出处。